京山这个村,3个渠道销售本村农产品

  11月22日大早,源泉村工人们正把一袋袋大米进行装车。“今年已经销售了有8万斤大米,3万斤蔬菜了,其余农副产品5千余斤。”村党支部书记袁俊介绍道。

  曹武镇源泉村通过驻村工作队帮助销售农产品,联合超市设立扶贫产品专区,村集体爱心食堂内部购买的方式,充分利用多方帮扶力量参与消费扶贫,将有机结合,助推“消费扶贫”再上新台阶。

微信截图_20211203094159

  “校农结合”助推消费扶贫
  京山市实验小学驻村帮扶队对源泉村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需求进行了摸底,针对贫困户销售渠道窄,产品售价低的情况,充分利用单位优势,积极衔接市区各个学校,通过“校农结合”助推消费扶贫,让贫困户的“菜园子”直通学校大食堂。
  “2021年,学校食堂累计采购源泉村贫困户生产的大米6万斤,鸡蛋5000枚,鸡2000只,助推产业扶贫成效初显。”源泉村前驻村帮扶队章校长说。工作队带头消费,“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形式开展消费扶贫工作。
  据了解,市实验小学参与在源泉村购入扶贫产品的学校食堂每月采购常用农产品涉及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及蔬菜等多个品种。这一庞大而稳定的消费市场带动了源泉村贫困人口增收。
  “消费扶贫专区 ”凝聚社会力量
  在曹武镇佳和超市,“扶贫产品销售专区”正式营业。本地土鸡蛋、新鲜蔬菜、米、面等各类农副产品在这里汇集展销,吸引了很多消费者选购。
  市民赵女士说:“这里的商品种类多,质量也非常好,我们买扶贫专柜的产品也算是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心里也非常高兴。”
  前来购买本地蔬菜的李女士也表示,土鸡蛋、辣椒、蔬菜都来自本地农户,吃着放心。
  曹武镇在集镇主要超市搭建本地农产品消费扶贫专区,实现了农副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直接面向全体村民销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消费为主导,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产品销售渠道,打通了农副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爱心食堂”激发内生动力
  在曹武镇源泉村的爱心食堂里,干净整洁的房间里袁俊书记从厨房端出来一碗香味四溢的粉蒸肉。
  原来,在这里吃饭的,是源泉村的老人们,他们多是因身体不便或家庭贫困的孤寡老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本以为以后的日子就是自己凑合着吃一口了,没想到却在村里的爱心食堂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爱心食堂的饭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蔬菜。”村党支部书记袁俊介绍说,“我们用扶贫专项资金建立起蔬菜大棚,再请村里有经验的贫困户种植,发他们工资还给土地分红。不仅提高的贫困户的收入,也让村里爱心食堂的供给有了保障。”

关于农产品销售的精彩图文、您可能对农广田园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